找到相关内容512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必成正觉第七

    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很不平常。佛身即本经所说‘金刚那罗延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所谓金刚不坏之身。‘金’是七宝之一,比喻珍贵,比喻永恒不变,丝毫瑕疵都找不到。以之说明其身相之圆满,丝毫缺陷都没有。“...

    净空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355890128.html
  • 孙悟空形象出自闽北宝山

    于此,他们必在生前对人世有“足够的影响”,以至于人们崇敬地选墓址于县境内最高峰,并同筑南天门,以至永恒地纪念通天大圣和齐天大圣。且他们那些“足够的影响”至迟可以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上朔到...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5390570.html
  • 谈心的秘密--星云法师

    系缚,而无处不住,无处不自在。如果能以无心对治吾人对于世间假有、虚有的妄执,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七)以永恒心对无常心 佛教说诸行无常,世间的一切固然无常多变,我们的心更是如&...

    星云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0334191038.html
  • 试述三论宗的二谛义

    离开众多因素和条件就没有任何事物会发生和存在。既由众多因素组成一切事物,其事物的本身也就没有永恒、独立不变的事物本体。因和缘是变化不停的,因此事物也是刹那生灭不住的,这叫自性空。这说明缘起的事物存在...

    慧然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591589.html
  • 牟宗三与现象学

    理境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不言自明。海德格尔便曾指出过相关的现象:“人们发现‘时间性的’存在者与‘超时间的’永恒者之间有一条‘鸿沟’,人们试图为二者搭桥。”[38]因此,实际上,如果牟宗三与...

    倪梁康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391605.html
  •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

    台北的新文丰出版公司就出版了台湾学者黄博仁的《寒山及其诗》。该书的独特视角与新颖见解再次催生了台湾学界寒山诗研究的一大批优秀成果。随后李重庆《寒山及其诗研究》(伟智公司,1982)、杨梓铭《永恒之山—...

    胡安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591637.html
  •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本体,它从主体存在的精神之维上,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当然,与人的存在本身在个体之维与社会之维上的历史性相联系,作为道德实践根据的德性并不是一种先天的、永恒的规定;在其现实性上,它同样处于生成...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791874.html
  •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

    须臾与时空无限的矛盾又是什么?这本是个永恒的矛盾,是人类普遍的困惑,而当诗人身遭贬谪,处于逆境时,这个矛盾便进入了诗人的切身体验之中,成为一个“此在”。   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到惠州(今...

    张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692118.html
  • 一念之间(下)

    变化,看似有生有灭,可是,其本来面目却是永恒不变,而是   不生不灭。“所观”一切是变化,“能观”一切是不变,若是不执著「能   所”,即是中道,亦不执中道,便无所得,一无所得,心无挂碍,究竟解 ...

    释达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3092390.html
  • 一念之间(中)

    的到‘心安’! 有钱可以买到名利,不一定买得到‘快乐’! 有钱可以买到权势,不一定买得到‘尊敬’! 有钱可以买到古董,不一定买得到‘永恒’!” 所以,知钱才会...

    释达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3192391.html